|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開西餐店,賺錢都給了互聯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厭惡透頂了互聯網,但是事實卻是,離了它一天我這店就要倒閉。”

說這話的時候,秦寧喝了一口剛從自家店鋪打出來的現磨咖啡,環視了一圈這間大約30-40平米的門店,眼睛裡流露出的是無奈與釋然。


2019年年底,秦寧懷著對美食的熱愛開了這家西餐店,那時的他每天面對的除了日趨內卷的同行競爭、新菜品的不斷研發、並不好討好的客戶群,還需要將一部分精力放到自己並不熟悉和了解的互聯網上。

為了能夠進入用戶的視野,西餐店門店得上美團和大眾點評;為了提升權重,還得在美團平台上套餐鏈接。進入抖音探店時代之後,門店需要找各路探店博主帶貨,而隨著門店自播直播時代即將來臨,他又發覺自己要學的或許還有更多……

“沒辦法,這個時代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跟不上互聯網,你連客人的面都見不著,更別提掙錢了。”

到現在,盡管秦寧的生意看上去蒸蒸日上,規模不斷擴大,客單價也並不低,但每個月卻也僅僅能夠保住收支平衡,大部分的盈利在扣除了經營成本之後,悉數成了“給互聯網的上供錢”。

不單單是秦寧。

被互聯網掣肘,又被互聯網拖行前進,似乎成了這一代開實體餐飲店的商家們所共同面臨的命運。

口碑掌握在別人手中

秦寧的店開在北京某網紅街道上,周圍的門店不是吹著薩克斯風的咖啡店,就是從店門口便擺放著標新立異的擺件,每天都有上百位網紅排隊打卡拍照的ins風餐廳


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堅持、生存下去並不容易。

起初,秦寧認為靠著自己曾經開店的經驗以及不錯的手藝便能夠在這裡立穩腳跟。於是,他將這件三十多平米的門店改裝成了西歐復古風的風格,選擇了更優質的供應鏈,並且堅持每幾周就將店門進行小幅度的布景翻新。

但是效果並不好。

一方面,他所制定的200元左右客單價哪怕在北京也極具門檻,另一方面,其所在的地段也要求秦寧,光把精力花在“真本事”上並不足以讓他在這條網紅小街上擁有客流量。


哪怕三十多歲的他心中仍有些作為大廚的傲氣和不甘,向互聯網流量低頭,也成為了他在這學會的第一件事。

正好那時候美團地推在挨家挨戶地上門推銷,秦寧也覺得自己該有所改變,便交了錢將自己的門店上架到平台,希望能讓更多的用戶看到自家的門店。

不過,他沒想到,接下來花錢的速度卻不受自己控制了。

“商家上架美團只是門檻費,接下來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分別花錢,並且每年重新交一次。”

秦寧告訴拓品新消費,門店上一條團購鏈接需要花錢,上一條秒殺團購需要花錢,哪怕光是開通一個“訂座”服務也需要交2000多元,而像是搜索頁面放上自家店鋪的logo和廣告語的那種更貴,需要一萬起。

除此之外,商家還需要為各種硬件付費。據秦寧講述,很多門店都會使用的美團收銀終端以及配的點觸屏幕在購買回來的基礎上還需要每年另行收費,動輒上千,而這份系統每年都會更新,一旦停止交費這些機器便成了無用的“板磚”。

這讓秦寧覺得既不合理,又無可奈何。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